- · 真空电子技术版面费是多[11/04]
- · 《真空电子技术》投稿方[11/04]
真空电子技术论文提纲(真空电子技术论文提纲(4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在当时,别说三重法统,就是一重法统都成问题。 革命形势烽火燎原,大清关内18省有13省宣布独立,只有直隶、河南、甘肃、山西和山东5省还在袁世凯的
在当时,别说三重法统,就是一重法统都成问题。
革命形势烽火燎原,大清关内18省有13省宣布独立,只有直隶、河南、甘肃、山西和山东5省还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。
但是,只要袁世凯拥护大清皇帝,那这五个省就是一个拳头。
而其他13省却各自为战,完全无法跟这一个拳头抗衡。同时,革命党内部也出现了,各地军政府各怀鬼胎。
1912年1月1日,临时政府成立,也通过了《临时约法》。但临时政府和《临时约法》根本控制不住各独立省份。
也就是说,革命之后到临时政府,连大清帝国的皇帝法统身份都接不住。简单说,大清皇帝直接跑路,然后把整个帝国直接丢给革命党,革命党不仅接不住满蒙回臧地区,甚至连关内18省也搞不定。
所以,最好的办法就是大清皇帝宣布退位。
《临时约法》构成政府的一个法统,起码已经有17个省的代表在约法上签了字。
而《清帝退位诏书》则构成另外一个法统,就是大清皇帝不仅把中原地区正式移交给政府,而且还把把东北、蒙古、西藏以及新疆交给了政府。
第一个法统是打下来的,第二个法统只能谈下来。因为打跑大清皇帝、打死大清皇帝,都不能获得关于草原和高原的法统。
但,谁去谈?
革命党对大清皇帝、对满清政府,完全是一种必除之而后快的心态。所以,根本没法谈。
这时候,袁世凯这个中间人的作用就发挥了出来。
他是汉人,同时还首鼠两端,跟革命党眉来眼去。他是内阁总理大臣,同时手握重兵,跟大清皇帝存在信任基础。
于是,也就时势造英雄了。
在当时,袁世凯不仅能逼清帝退位,而且还能逼清帝签下退位诏书。有了这个退位诏书,政府才能获得大清皇帝的全部法统身份,进而接手大清的全部政治遗产。
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就是当时的最强军事存在,是大清手中的唯一王牌,甚至很可能是革命党难以战胜的力量。但袁世凯所处的位置,比他手中的还重要。
所以,选择与袁世凯和谈,在当时,是革命党的最佳选择。否则,也不可能轻易让出大总统的位置。
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?
周幽王的死,标志着西周的终结。
可应该如何向后人讲述周幽王的死因呢?后世史官其实颇费周折。
如果说周幽王为了集权,最终导致被老丈人当街捅死,那显然不合适,因为这对于君权的神圣性多少会有些损伤。
不管怎么说,周幽王毕竟也是天子,申侯尽管是周幽王的老丈人,但他只是诸侯而已。
在这种背景下,“烽火戏诸侯”的故事横空出世,并衍生出三个版本。
第一个版本就是我们最熟悉的“烽火戏诸侯”版本。
这个版本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是说,周幽王爱美人爱到昏头昏脑的地步,一再点假烽火戏弄诸侯,最终导致“狼来了”的故事成真。
换言之,并不是诸侯们看到周幽王有难也不想帮忙,实在是因为周幽王自己作死。
这种天子就算再神圣,大家应该也不会喜欢吧?
周宅丰、镐近戎人,与诸侯约,为高葆祷于王路,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。即戎寇至,传鼓相告,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。戎寇当至,幽王击鼓,诸侯之兵皆至,褒姒大悦而笑,喜之。幽王欲褒姒之笑也,因数击鼓,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。至于后戎冠真至,幽王击鼓,诸侯兵不至。
但这个版本有一个硬伤,那就是周幽王平时点假烽火的时候,虽然来的诸侯越来越少,可总是有人来的。
为什么当蛮族真的入侵时,反而一个诸侯都没来呢?
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,如果周幽王实力强大,不管他点的是真烽火还是假烽火,你怎么敢不来呢?
如果周幽王点了烽火你没来,被他忌恨,然后随便找个理由收拾你怎么办?
想明白这个问题,就会得出另一个结论:周幽王集权还是有道理的,至少在那个时候,周边诸侯对于周王室已经爱搭不理了。
第二个版本并没有详写“烽火戏诸侯”,而是围绕着谶语做文章。
这个版本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是说,周幽王身死,王室破灭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事,天意不可违,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。
天子自然是神圣的,可天子再神圣他也是天的儿子。当天认为周幽王不好,决定改变这一切的时候,人力根本无法阻挡。
据说,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还在世的时候,就流传着一个神秘的预言,认为周王室必将亡于桑木弓之下。
宣王之时童女谣曰:“檿弧箕服,实亡周国。”
桑木弓是什么东西呢?就是士兵用的弓,由桑木制成。周宣王很在乎这个预言,于是发布禁令:不允许任何人制造与贩卖桑木弓,否则格杀勿论。
文章来源:《真空电子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zkdzjs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3/5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