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真空电子技术版面费是多[11/04]
- · 《真空电子技术》投稿方[11/04]
真空电子技术论文提纲(真空电子技术论文提纲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所以,皇帝是大清的第一重法统身份。 满人入关时,大清自带“嫁妆”。这个“嫁妆”就是东北的满人地区和草原的蒙古地区。东北和内蒙古的庞大领土
所以,皇帝是大清的第一重法统身份。
满人入关时,大清自带“嫁妆”。这个“嫁妆”就是东北的满人地区和草原的蒙古地区。东北和内蒙古的庞大领土,不是满清入关之后开拓出来的,而是入关前自带的。
这一片属于草原世界。
公元1632年,皇太极联合蒙古诸部落打败林丹汗;公元1634年,林丹汗染天花去世;公元1635年,林丹汗的家人投降满清,交出大元的传国玉玺。
到这个时候,皇太极成为满清两大族群的霸主,然后在1636年正式建立大清帝国。漠南蒙古以及东北满洲的草原世界,归于一统。
1690年,大清第一次打败准噶尔,把统治疆域扩张到外蒙古,完全征服了北部草原。
1720年,再一次打败准噶尔,把西藏纳入统治范围,实现了对雪域高原的征服。
1750年,彻底灭掉准噶尔汗国,把西域纳入统治范围。乾隆说西域是汉唐故土,现在重新回归,这叫故土回归,于是赐名“新疆”。
对于草原世界,皇帝的法统身份,已经不管用了。因为皇帝属于儒家,而草原世界不是儒家世界。
中原的皇帝从未在草原世界、雪域高原建立过事实上的统治。原因就是草原只认大汗而高原只认活佛。
所以,这就需要重新确立法统。
通过与蒙古科尔沁部的联姻,通过对草原世界的攻战杀伐,满清皇帝接手了黄金家族的法统身份。
大清皇帝对草原称大汗。然后,以大汗为基本共识,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,在草原世界建立了有效统治。
所以,大汗是大清的第二重法统身份。
对于西藏呢?
雪域高原输出信仰,即藏传,在精神上驯化了蒙古草原。
草原牧民可以自由移动,但游牧半径被寺庙限制住了。到这个时候,大清才能借助中原的财富能力,在草原世界建立事实上的统治。
所以,康熙说“一座庙胜十万兵”。这是一个高原、草原以及中原等三个板块互相碰撞出来的结果。
于是,接下来的问题,就是怎么控制雪域高原。
控制西藏,无论是皇帝还是大汗,全不管用。因为雪域高原只认活佛,不认皇帝、也不认大汗。这时候,还需要重新讲故事。
于是,大清皇帝又有了新的称谓,即文殊菩萨转世。喇嘛是观音菩萨转世,大清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。
所以,文殊菩萨转世,就是大清第三重法统身份。
因此,革命党要取代大清,在中原没问题,杀了皇帝、赶跑皇帝,然后以大总统、议会和宪法,就可以取代皇帝这个法统了。
但问题是:革命党能够对草原世界和雪域高原的法统呢?大总统,能成为大可汗、能成为文殊菩萨转世吗?
如果不能,那么,不仅草原与高原无法统治,就是之间的西域地区,也就没法统治。
关于这个问题,革命党内部也发生过争论。
革命之初,革命党的口号是“驱除鞑虏、恢复中华”。因为革命主要爆发于中原的汉人地区。所以,赶走满清异族皇帝,比革命的理念和主义,更有号召力。
既然是这个口号,那就需要界定一下谁是鞑虏?
鞑虏自然是少数民族,在当时主要是满清。所以,章太炎的主张,成为革命的选择。
按照章太炎的设计,人只应该包括接受儒家文化的人。所以,革命之后的,主要包括中原的汉人地区、朝鲜、越南以及半个缅甸。至于,满蒙回臧的草原地区、高原地区以及西域地区,则悉听尊便。
当时,以杨度为首的一派人,强烈反对章太炎的观点。按照章太炎的设计,革命胜利了就意味着东北本瓜分、蒙古和新疆被沙俄瓜分、西藏则被英国瓜分。而其他没有分到好处的列强,则一定会觊觎中原地区。到那时候,中原还不定被分成几块。如果是这个结果,那革命还有什么意义?革命成功了,然后却没了。
于是,杨度认为人绝不等于汉族,而是大清治下的所有人。因此,大清这个基本盘不能变。既然是这样,那杨度这一派就认为没必要搞革命,咱们搞君主立宪最合适。
因为革命党只看到了大清的皇帝法统身份,却没有看到大清在草原世界和雪域高演的法统身份。彻底干掉大清皇帝,那蒙古、新疆和西藏也就完全没法统治了。
杨度的主张,想得比较长远。
但革命之初,肯定是章太炎的主张更有鼓动性。所以,辛亥革命以及之前的一系列革命,都是按照章太炎的设计脚本去操作的。
但是,等革命成功了,革命党立即反映了过来,还是杨度说得对。
于是,《临时约法》规定要建立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臧的“五族共和”。也就是说,辛亥革命之后的革命党试图通过一纸宪法,即《中华临时约法》,来接手大清的三重法统身份。
文章来源:《真空电子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zkdzjs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3/536.html